2019年,厦门的李女士与冯先生婚后育有双胞胎,可李女士却捏造“98年白富美”身份,在网上与萧先生发展成“恋人关系”,还要求对方每月上交1万元工资。五年间,萧先生累计转账55万元,甚至每年专程来厦门约会。
更离谱的是,李女士的丈夫冯先生不仅对此视若无睹,还时常以“哥哥”的身份,去酒店给萧先生送衣服、负责接送,甚至一起吃饭。直到萧先生提出谈婚论嫁,才发现自己被骗得团团转,只好选择维护权益。近日,厦门法院以诈骗罪对李女士和冯先生提起公诉。
看完这起案件,实在令人震惊!冯先生口中“我不爱她,只要孩子有妈就行”的说法,看似是为了孩子的“妥协”,实则是毫无底线的纵容与共谋。他配合妻子扮演“哥哥”、接送“情敌”,早已不是简单的容忍,而是妥妥的合伙诈骗!
萧先生五年间倾注真心,还付出了55万元,结果却成了这场骗局里的“大冤种”,任谁看了都替他不值。有人说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,可若李女士从一开始就坦白已婚有娃的事实,萧先生还会心甘情愿转账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这场以感情为诱饵的骗局,本质就是骗,法院的判决无疑是对违法者的有力惩戒,完全合理合法!
更让人不齿的是这对夫妻的“合作模式”:妻子在线上骗钱,丈夫在 offline 打掩护,把孩子当成借口,将家庭视作幌子。嘴上说着“为了给孩子一个妈”,实际却是三观扭曲、践踏法律的违法行径。这样充满欺骗与算计的“家庭”,又怎能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?
互联网交友本就隔着一层屏幕,真假难辨。这起案件也给所有人敲响警钟:网上交友务必擦亮双眼,别被“白富美”“高富帅”的虚假人设冲昏头脑,一旦涉及金钱往来,更要多留个心眼,避免落入骗局。
在此必须明确:婚姻从不是违法的遮羞布,家庭更不能成为骗局的保护伞。无论出于何种理由,都不能成为欺骗他人的借口。坚决支持法院严惩这对夫妻,也希望更多人能在感情里保持清醒,别让真心错付,更别让自己的钱包和情感都遭了殃!